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以上都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天命四年)明人根据朝鲜的报告,记下了努尔哈赤僭称后金国汗之事。稍晚一点,努尔哈赤攻下铁岭、开原,灭掉叶赫以后,遍发招降榜文,劝诱辽民归顺。明经略熊廷弼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六月(戊申)上奏说:
奴贼招降榜文一纸,内称后金国汗,自称曰朕,皆僭号也。大略贼自言为天所祐,中国为天所怪,谕各将率屯堡归降。
万历皇帝览奏,十分愤怒,“谕中外臣工曰:逆贼出榜招降,横肆诟侮,朕心深切愤恨”。
云板(天命八年)由上可知,努尔哈赤的招降榜文第一次对辽东兵民使用了“后金国汗”的称号,抬出了“后金国”,而且明臣上报此事,皇帝批复此事,可见这是千真万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后金国号的正式出现,是在天命四年(1619),是努尔哈赤自己提出来的,是满族的自称,而不是人们所说为与宋辽金时的金相区别,故史称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进驻辽沈以后,又改称为金,一直延续到天聪十年(1636)四月。
第二节 八旗制度(1)
一、 八旗制度出现的历史条件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到天命四年(1619)后金国号的正式出现,三十余年里,征伐频繁,烽烟不息,大小数百战,女真——后金国便在这样的条件下,由早期单纯的军事组织发展起来了。对外用兵,对内镇压阿哈等劳动者的反抗,是这个国家的根本任务,因此,它的政权组织形式采取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女真散处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习俗不一,制度相异。有的部落依山沿江居住,捕鱼捉貂,采参捞珠,渔猎为生,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有的女真人,室居耕田,“饮食服用,皆如华人”,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出现。如果没有统一的、正确的管理制度取代旧日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方式,就很难真正地统一起来。这个各有特色、复杂松散的混合体,便将是昙花一现,不能长期存在下去,哈达部名酋王台的失败,就是一个很说明问题的例证。
王台势力强大时,自称哈达汗,明封为龙虎将军,吞并了许多女真部落,辖区辽阔。明人张鼐在其《辽夷略》中说:王台“所辖东尽灰扒、兀喇等江夷,南尽清河、建州,北尽仰、逞二奴,几数千里”,拥有敕书七百道。《武皇帝实录》亦载:“叶赫、乌拉、辉发及满洲所属浑河部,尽皆服之,凡有词讼,悉听处分”。但是,由于王台没有建立起适当的管辖制度,兼之御下无方,“贿赂公行,是非颠倒,反曲为直。上既贪婪,下亦效尤……民不堪命”,因此,“诸部尽叛,国势渐弱”。万历十年(1582),王台“竟以忧愤死”。
王台之亡的前车之鉴,巩固女真各部统一的迫切要求,是努尔哈赤利用、改造牛录制创立八旗制度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对待女真的总政策,及其对努尔哈赤的态度,对促进八旗制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政府对待女真,一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在努尔哈赤兴起以后,更想依靠这个办法,来削弱建州势力,恢复明政府对全部女真的统治。这在杨道宾的奏疏中,反映得十分清楚。
万历三十六年(1608),努尔哈赤已经灭哈达,亡辉发,重创乌拉,军威大振。署礼部尚书杨道宾连上三道奏疏,详述明廷国策和努尔哈赤近况,提出对策。他说:
女直乃肃慎旧疆,亡金遗孽。自永乐初年野人女直来朝,其后海西、建州女直悉境归附,乃设奴儿干都司,统卫所二百有四,地面、城、站五十八,而官其酋长,自都督以至镇抚。许其贡市,自开元以达京师。……其海西、建州,岁一遣人入贡,海西一千,建州五百。……然必分女直为三,又析卫所地站为二百六十有二,各自雄长,不使归一者,盖以犬羊异类,欲其犬牙相制也。祖宗立法,良有深意。今建州夷酋奴儿哈赤,既并毛怜等卫而取其印敕,又举海西南关一带卫所酋目,若布占吉,若猛骨孛罗等而有之,虽婚姻有所不恤。惟北关一带,若纳林孛罗与弟金台等,竭力死守,以苟延旦夕。又闻其饰名姝,捐重妆,以交欢北虏。夫国家本借女直以制北虏,而今已与北虏交通,本设海西以抗建州,而今已被建州吞并。……更闻奴儿哈赤与弟速儿哈赤,皆多智习兵,信赏必罚,兼并族类,妄自尊大。……臣阅金、辽二史,辽人尝言,女直兵若满万,则不可敌。……然详绎成祖文皇帝所以分女直为三,又析卫所地站为二百六十二,而使其各自雄长,不相归一者,正谓中国之于夷狄,必离其党而分之,护其群而存之,未有纵其蚕食,任其渔猎,以养其成而付之无可奈何者也。《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五十三,杨道宾:《海建二酋逾期违贡疏》、《建酋兼并属夷凭陵属国罪状已著乞速颁文告严饬武备以遏乱萌事》、《海建夷贡补至南北部落未明谨遵例奏请乞赐诘问以折狂谋事》;《明神宗实录》卷四百四十四。三道奏疏,主要讲了一个问题,即明对女真的基本政策是“分而治之”,一定要使女真四分五裂,各自为主,互不相下,不能让他们统一起来,“不使归一”,以便以夷治夷,“犬牙相制”。因为,女真一联合,“兵满万人,则不可敌”,将成大祸。分,则互相间易起争端,争必乱,乱必弱,既乱又弱,必竞相争求明援,那时就不得不卵翼于明,听明驱使,为明帝效劳了。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所以必须坚持祖宗立法,立即制止努尔哈赤对各部女真的兼并,“必离其党而分之,护其群而存之”,这样,才能除去祸根,保证边境安全,保证明朝安全。
面对天朝明国议论发兵捣巢分裂女真的紧迫形势,努尔哈赤如果不制定正确政策,巩固女真的统一,则所辖各部又将涣散,实力大损,定将被明兵诛剿,家破人亡,重蹈远祖董山、外祖王杲覆辙。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努尔哈赤利用旧的牛录制,改进发展,创立了八旗制度。
二、 由牛录到八旗
八旗制度渊源于女真人长期流行的牛录制。牛录是满文niru的音译,意为射兽用的“大披箭”。很久以来,女真人“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女真)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华言大箭)厄真(厄真华言主也)。”这是以族寨为基础凑编而成的临时性的武装组织,围猎用兵,则自由组合,兵猎完毕便解散。所谓的牛录额真,不是汗贝勒封授的统治士卒的专职官将,而是由参加兵猎的诸申推举的临时指挥者。这种各依族寨、自由凑编的临时性武装组织,既是当时女真部落分裂涣散条件下的产物,又反过来延续、助长了女真的分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女真统一大业的进行,而且在客观上为明朝政府对待女真的根本政策——分而治之,提供了有利条件。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八旗制度(2)
因此,对于本族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既要利用其为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优点,不能一概否定;又不能不加改革地完全照搬,不然,即使暂时能施用武力强制将许多小部落混在一起,也很难稳定,很难长期统一,更不能使这些各有特色的部落融合成为一个牢固的共同体。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长期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这一古老的传统形式,不断予以改组、发展和完善,最后建立了八旗制度。
现将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前努尔哈赤编立的部分牛录列表如下:姓名 旗别 地名 简况 出处索尔果 镶黄 苏完 率五百户来归,编五牛录,使其子侄分统之。 《八旗通志》卷十一。三潭 正白 苏完 领三百户来投,编牛录,令其子布赖统之。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一,以下简称《通谱》。扎鼐 正白 苏完 来归,设牛录,使统之。 《通谱》卷一。赫东额 正白 马佳 同弟尼玛禅率五十户来归,授尼玛禅为备御。 《通谱》卷七。何和里 正红 栋鄂 “率部下来归”,编牛录,使统之。 《通谱》卷八。鲁可苏 正白 栋鄂 领四百人来归,编牛录,令其子石汉统之。 《八旗都统衙门档》。兑齐巴颜 镶红 栋鄂 “率领部属来归”,编三牛录,令其子噶尔呼?
修神之谁与争锋下部 都市撒旦 隋乱唐盛三百年:大唐帝国 小文正传上部之菩提明镜 天降奇缘 (耽美) [古穿今]功夫女神制霸娱乐圈 [网王]华丽的平凡 官场机关中的机关:得失(全本) 男人是老虎 东方家的那口子 凤涅槃:蛇王的杀手祭妃 曦狂:青春纪 女祸 十字架下的新坟 网王之咒愿 狩猎恶男佣 清穿之太子娇妃 炮灰女翻身记 材料帝国 这个老大有点色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重生平行世界,缔造歌王传奇!...
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表示压力山大!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影视,动漫,小说一切应有尽有。许易面色淡漠,仰视苍天,忽然开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苍天mdzz,老子招你惹你啦!...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个没穿衣服的美女,这个美女竟然是金庸笔下的黄蓉。而且还是少女时期的黄蓉。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黄蓉的身心,有些木讷的小人物顿时发生了变化。挨欺负了不用咱出手,有黄MM的打狗棒法帮咱出气。想成为武林高手?没问题。桃花岛武功随便学,打狗棒法随意耍,九阴真经纵横大都市总之有了黄蓉这个伪师父,真老婆之后,一切都变的精彩了!...
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重新执教县一高,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提升天赋。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财富官运。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